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guī)定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活動時應當持有什么證件
根據《測繪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測繪人員進行測繪活動時,應當持有測繪作業(yè)證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阻撓測繪人員依法進行測繪。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第四十四條
測繪人員使用永久性測量標志,應當持有測繪作業(yè)證件,并保證測量標志的完好。保管測量標志的人員應當查驗測量標志使用后的完好狀況。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測量標志的保護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規(guī)定檢查、維護永久性測量標志。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測量標志保護工作。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guī)定》與《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各個測繪資質申請評定的要求及注冊測繪師人數,要求達不到的測繪單位將有可能面臨資質被降低的風險。也就是說,這段期間甲級單位要想辦法補足注冊測繪師人數。
分布有序推進注冊測繪師簽字蓋章制度,并于2018年1月1日啟動試點工作,然后逐步推行注冊測繪師簽字蓋章制度。這些政策的實施,使企業(yè)對注冊測繪師越來越重視,注冊測繪師的職位待遇也將隨之大幅度的提高。
注冊測繪師考試科目
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設《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guī)》、《測繪案例分析》3個科目。
注冊測繪師(Registered Surveyor)是指經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并依法注冊后,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yè)技術人員。
根據規(guī)定,測繪執(zhí)業(yè)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設3個科目,考試分3個半天進行,《測繪綜合能力》、《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guī)》2個科目的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測繪案例分析》科目的考試時間為3小時。
考試成績在一個考試年度內全部合格,可獲得注冊測繪師資格證書,證書全國有效。經考試取得證書者,受聘于一個具有測繪資質的單位,經過注冊后,才可以注冊測繪師的名義執(zhí)業(yè)。測繪活動中的關鍵崗位需由注冊測繪師來擔任。2020年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是9月5-6日舉行。
執(zhí)業(yè)范圍
1、測繪項目技術設計。
2、測繪項目技術咨詢和技術評估。
3、測繪項目技術管理、指導與監(jiān)督。
4、測繪成果質量檢驗、審查、鑒定。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2022
測繪資質分為 甲、乙 兩個等級測繪資質和注冊測繪師,測繪資質分為10個專業(yè)類別測繪資質和注冊測繪師,分別為 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資質和注冊測繪師的審批和管理,由自然資源部負責。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測繪資質的審批和管理,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測繪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測繪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
(三)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
(四)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1、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向縣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并提出初審意見提出測繪資質申請;
2、測繪資質受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決定。
3、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或者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4、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審批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批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5、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作出擬批準的書面決定,向社會公示7日,并于作出正式批準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fā)《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書面說明理由。
6、《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由國家測繪局統一印制,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5年。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測繪資質申請材料
1.符合國家測繪局規(guī)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2.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事業(yè)單位法人證書;
3.法定代表人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4.符合規(guī)定數量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yè)證 書、身份證;
5.當年單位在職專業(yè)技術人員名冊;
6.符合規(guī)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7.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8.單位住所證明;測繪資質申請流程
9.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10.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
評論已關閉!